中国消费者协会:加强演出门票经营和票源流向监督管理,促进演出门票公平交易

6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618”消费者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今年“618”消费维权舆情…

6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618”消费者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今年“618”消费维权舆情本质上体现了消费升级背景下不同业态内功修炼与消费信心和意愿稳步提升之间的“不匹配”。对此,中消协建议相关主体从线上舆情与线下“真相”充分互动中精准识别痛点,合力突破堵点,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强化电商平台合规管理水平,呼吁商户和平台企业加强“自律”,积极补齐主体责任落实和对经营者约束管控方面的短板。平台,不断加强对电商企业的管控。对营销促销活动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不断提高网购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同时,还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平台治理的“他治”手段,通过更加现代的强监管和严格执法,更加全面细致的制度完善,不断推进事前干预、事中介入。审查促销细则,不断提高消费者认知。补救措施方便、成本低且有补偿。

二是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清明和谐发展,呼吁监管部门既要做好“事后监管”,又要做好“事前监管”。监管”,完善演出市场从业人员准入机制和评价体系,区分侵权性质和具体情况,既要利用好消费投诉“红黑名单”的劝说和提醒功能还敢于启动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一次性死亡”的处罚机制,切实提高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违法性。违规成本可以有效提升消费者文旅消费的良好体验感知。同时,呼吁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对演出门票经营和票源流向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演出门票监管服务平台,监控演出门票收入。实时门票来源和流向,推动门票仓库开放。 透明化,促进演出门票公平交易。

三是聚焦回应消费者合理诉求,提升消费体验感知,呼吁各类经营主体寻找和构建更加真诚、更加仁慈的商业模式,满足更加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找不足、查遗漏、下功夫深蹲、练内功,通过“套路”营销模式的“自我革命”,实现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双提升,提升经营诚意和营销美誉度,带回流量人气,延续发展后劲,与政府、行业共同创造更健康、理性、更高品质的消费环境。

关于作者: 武汉头条

为您推荐